合阳县城关街道环北社区成立于1996年9月,位于县城东北部。共辖43个居民小区、11条巷道,其中老旧小区占到半数以上,属典型的单位、企业、个体、农户、居民混居型社区。整个辖区一方面呈现租住户多、老年人多、人员流动性大、就业需求大的特点;另一方面小区管理不规范、矛盾点多、基础设施差、居民归属感不强等问题凸显。针对这些治理难题,如何“解题”、由谁“答题”?
今年以来,环北社区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建促发展、服务惠民生”为目标,积极对照“一呼百应”党建品牌创建标准,创新推行“12149”工作模式:
“1”就是建强“一个核心”,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打造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指的是管好“两支队伍”,全面提高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和党员“五色花”志愿服务队伍,增强社区高品质服务新动能;
“1”指的是深化“一网统管” ,依托网格化管理,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做到社区服务“零距离”、社区管理“全覆盖”、居民诉求“全响应”,构筑社区高效能治理新高地;
“4”指的是坚持“四轮驱动”,发挥党建联席会、社区服务站、社区综治服务中心和社区文明实践站的作用,有效拓展社区公共服务管理, 激发社区高精度管理新活力;
“9”指的是聚力“九美社区”,最终把环北社区建设成为服务美、创业美、健康美、环境美、心灵美、人文美、生态美、和谐美、生活美的“九美社区”,开创社区高起点建设新篇章。
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补齐治理短板,锤炼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效能,使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在“12149”工作模式推行过程中,环北社区以老旧小区为切入点,以“党建+网格”四化管理为依托,以“党支部+微自治”为小区治理突破口,搭建议事协商平台,分解问题,解答难题,着力在“探索治理模式”、“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充分就业”三方面下大力气,做实、做细、做亮“一呼百应”党建服务三张名片。
党建引领“三模式”,画好共治“同心圆”。初步形成了“一网格一党支部、-小区一志愿队”组织架构和三种服务模式。一是在商建小区推行“小区党支部+小区物业+业主委员会”治理模式,为小区业主居民提供良好的管理服务,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在馨怡居小区开展“自愿自觉、不计报酬”志愿服务活动15余次。二是在单位自建小区推行“小区党支部+网格包联单位+居民自管组”三方会谈治理模式,以政府小区为试点,实施“微心愿说出来、金点子来帮忙”的闭环服务项目,已收集微心愿并圆梦20余个。三是在三无小区推行“小区党支部+党员志愿服务+居民自管组”的小区治理模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发动居民参与,成立“民情调查队”收集协商解决居民的意见建议,同时开展“周六困难帮扶初心行动”,逐步实现小区管理规范、卫生干净整洁、治安良好、人际关系和谐。
小小社区“服务卡”,架起居民“连心桥”。通过网格长对辖区内高龄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困难退役军人等重点人员进行摸排,登记造册,秉着“真诚服务从‘心’开始 美好家园携‘手’共建”的服务理念,制作并发放了80余张环北社区便民服务卡,让居民遇到“急难愁盼”问题时,切实体验“一个电话 服务到家”的便捷生活。同时,这一举措也促进了“群众点单、组织建单、党员接单”工作向规范化、常态化发展。
夯实充分“就业路”,创造幸福“好生活”。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环北社区以服务中心、职业成人教育学校培训基地为载体,扎实做好“三个聚焦三个用心”,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先后联合县职教中心、扶农技校开展电子商务、月嫂、家电维修等各类技能培训班20余次,完成职业技能培训500余人。辖区就业率达到98%;登记失业人员31人,通过公益性岗位开发、市场推销、零活就业等渠道安置30人,再就业率达到97%;就业困难人员13人,实现就业援助13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率达到100%;无失业半年以上人员,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13户。
“12149”既是工作模式,也是环北社区的便民服务热线。下一步,社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高举旗帜、 响应号召、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主题活动,突出政治功能,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社区治理,纵深推进“12149”工作模式,用党建聚集发展势能,聚力社区治理效能,推动社区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环北社区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为合阳“一区一地一县”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