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1. 首页
  2. 基层党建
  3. 社区党建
  4. 正文

熠熠党辉照童心 暖暖爱意燃希望——合阳县环北社区扎实推进社区教育

分享
2019-04-24   浏览量:

    合阳县环北社区为更好的打造“服务型、学习型”社区,按照“党建引领、资源共享、事务共商、服务联做”的工作思路,以创建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和示范区为抓手,以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活动为依托,以服务社区学龄儿童为载体,扎实推进社区教育,不断增强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统筹谋划定思路

  社区教育,尤其是未成年人教育始终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建设的重点内容。环北社区党组织、居委会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在贯彻学习《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基础上,深入调研社区居民现实需求,决定重点针对辖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困难户(因病、因残、失业)、外出务工户等家庭存在的小学生课外作业辅导难题,开展社区“爱心教育”辅导班(以下简称“爱心教育”)。一是成立了由社区书记任组长,居委会主任任副组长,各驻区单位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爱心教育”领导小组,详细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辅导对象、辅导科目、辅导场地、师资来源和配备标准。二是协调社区专职工作者、驻区学校教师和志愿者,组成一支稳定的教师辅导队伍。同时,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向辖区广泛发布“爱心教育”招生简章、开通报名通道。三是研究筛选出第一批辅导对象名单,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就辅导相关事宜详细协商,签订安全责任书,并安排专人负责安全保障和联络工作,形成“安全第一,教育为重”的系统性工作格局。

  共驻共建集资源

  共驻共建单位是社区宝贵的资源和财富。针对如何做好教育工作,社区充分利用现有优势,积极调动驻区单位综合力量,召开“爱心教育”专题党建联合会议,与驻区单位就爱心辅导班“在哪搞”“谁来搞”“如何搞”等问题多次研究商讨。一是在教师资源和教辅资料配备上,与北街小学、城关小学、实验小学等驻区学校签订了合作协议。二是结合共驻共建协议书的签订,充分整合辖区内硬件设施资源,如图书室、活动室、操场等,为学生提供便利。三是在课业辅导之余,倡导各共驻共建单位利用节假日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趣味运动、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消防安全宣传、食品卫生安全宣传等多形式的兴趣小课堂,拓展孩子们的知识面,助其身心健康发展。

  志愿服务添动力

  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不是看它有多少高楼大厦,而是看它拥有多少志愿者。近年来,环北社区坚持将开展志愿服务与创新社区治理结合起来,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针对“爱心教育”活动,一是广泛宣传、主动联系,吸收一批有情怀的党员教师志愿者,进一步充实师资队伍建设,同社区工作人员形成合力,有力保障了社区教育质量水平。二是设立“心愿树”,长期收集学生心愿,结合社区“心连心”志愿活动,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一对一服务,通过为特殊困难儿童捐赠书本文具、心理疏导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不因家庭原因在学习生活上留下任何遗憾。三是以课业辅导为出发点,定期走访困难学生家庭,实地掌握困难学生的需求、意见建议等第一手资料,发现深层次问题,以发展的眼光进一步探索充实志愿服务内容,以“爱心教育”为契机,推进社区志愿服务长效化、创新化。

  探索经验谋发展

  “爱心教育”是今年环北社区的一个品牌服务项目,目前该项目还处于起步阶段,领导小组通过学习领悟文件精神、研究借鉴成熟做法、广泛征集群众意见、探索总结实践经验等方式,初步摸索出三大符合社区实际的爱心辅导模式。一是课业辅导模式。每周日至周四18:00—19:30,在社区党员活动室开展数学、语文、英语三科课后作业辅导,每班次配备社区教师2名、志愿教师1名、联络员1名。课业辅导遵循“不收费用、不增负担”原则,辅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听写默写、课文背诵等课后任务,全过程不收取任何费用,不推荐任何教辅资料。二是寓教于乐模式。社区始终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思路,辅导教师不仅帮助学生指正家庭作业,提高独立思考、有效学习的能力,更是进一步从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着手,重视个体差异教育。在课间和课后带领孩子们开展“抱团”和正话反说等趣味游戏,并为游戏中表现出色的孩子发放小礼物,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自我调节能力、判断是非能力,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三是综合实践模式。社区党员志愿者依托共驻共建单位特色优势,为学生带来公共安全、文明礼仪等多方面的综合课程。同时,重视培养学生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结合“雷锋月”等活动,带领学生重温雷锋同志先进事迹,组织学生捡拾辖区垃圾,宣传环保知识,以实际行动奉献社会、传递爱心。

  环北社区“爱心教育”辅导班作为社区党委不断深入推进党建引领服务创新的产物,截至目前,已为第一批20名小学生提供辅导活动40余场次,吸纳常驻辅导教师15人,初步形成了系统、稳定、长效的教育服务机制,打通了服务青少年“最后一公里”。今后,社区计划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拓展教育内容,由单一的作业辅导上升到集青少年思想政治小课堂和社会实践大课堂为一体的教育模式;进一步扩大教师团队,在吸收在职党员志愿者基础上,创新开发双向互动模式,招募大学生志愿者,为教师团队注入新鲜活力,同时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场所;进一步扩大宣传影响,提高社区教育参与度,盘活社区、家庭、学校的互动联系。最终形成覆盖面宽、功能性强、满意率高、体系完善、制度健全,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社区教育网络。(姜越 曹蕊)

责任编辑:解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