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1. 首页
  2. 基层党建
  3. 社区党建
  4. 正文

五颗红星闪耀 支部红旗飘扬---和家庄镇五丰社区发展纪实

分享
2017-12-12   浏览量:

  五丰社区地处和家庄镇政府西南12公里处,辖刘彦、张刘、党家、贺家坡4个行政村,718户,2699人,耕地面积8163亩,主导产业以大棚冬枣、火龙果、甜瓜、有机蔬菜为主。社区党总支共7个党小组,党员91名,贫困户146户。

  近年来,社区党总支以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为目标,以开展“为群众服务、为发展服务,争创五星一旗红旗党支部”为内容的“两服务一创建”活动为载体,建好社区班子、发挥党员作用、抓好阵地规范、严格制度落实、构建文明和谐,争创五星级红旗党支部。

  抓班子带队伍,争当“班子坚强星”。2015年合村建社后,镇上充分考虑到社区4个村基本情况,鉴于刘彦村是全镇发展红旗村,公共设施完善、产业发展基础良好、支部书记刘建龙同志在村干部中是公认的好干部,威望高,镇党委将五丰社区驻地选在了刘彦村,社区党总支书记由刘建龙担任。从1个村的支部书记到1个社区的党总支书记,他肩上的责任更重。为挑起社区发展重担,他上任以后,团结两委一班人,规范党内组织生活,重大事项坚持“四议两公开”,社区“三务”定期公开,各类项目实施、政策落实优先支持合并村,此举赢得了合并村党员干部拥护支持,社区班子建设坚强有力。

  抓产业促发展,争当“党员先锋星”。曾经合阳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秦城和家庄,马尿泡馍馍”,可见和家庄镇常年干旱少雨,地理条件之差。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展产业,难度可想而知。为了打破和家庄镇无法发展高效产业的历史,因为不甘于贫穷,五丰社区党总支书记刘建龙同志带领刘彦村党员干部建起了和家庄镇第一个设施农业园区。在他的引领带动下,群众积极建大棚、搞产业,2012年刘彦村人均纯收入率先在全镇突破了万元大关。刘建龙同志成了和家庄镇第一个在产业方面敢于挑战现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15年五丰社区组建后,作为党总支书记的他深知:自己富不算富,一个村富不算社区富,为了发展社区产业,他和两委干部商议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了“激活思想调结构、转变观念促发展”大讨论活动,明晰了“压粮、壮棚、优果”的产业发展思路,按照“调优结构、做大规模、提高效益、树强品牌”的工作方针,确定了党员干部“四带头”(带头发展、带头学技术、带头闯市场、带头树品牌)、“三帮带”(帮建棚、带发展,帮技术、带提高,帮销售、带增收)的产业发展机制,绘制了农业园区规划图。目标确定后,他组织两委干部赴山东寿光、海南省、兄弟市县考察新产业,学习新技术。在他的努力下,2016年社区两委党员干部侯新武、党春昌投资200万元建成渭北最大单体钢架结构温室棚18座,种植火龙果、甜瓜、哈密瓜及有机西红柿,注册有“绿丰”商标,产品经济效益好,市场回报高。目前园区有300头澳牛牧场一座(秦龙牧场)、2万羽蛋鸡养殖场一个(合川蛋鸡养殖)、3000羽蛋鸡养殖户6个,设施冬枣30棚,冷棚冬枣200亩,设施黄瓜130棚。园区建设秉承种养并重,以养促种原则,坚持施有机肥,采取生物防虫和物理诱杀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减少取缔化肥、农药使用,努力发展绿色、健康、无公害果畜蔬产品,共注册商标3个,成立合作社3个。社区产业发展的成效初显,党员干部在产业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是当之无愧的党员“先锋星”。

  抓基础争项目,争当“阵地规范星”。社区组建以来,为整体提升社区环境,通过跑资金、争项目,统筹完善各类基础设施。投资15万元新建党家村党员活动室,为村上党员日常开展活动提供场所;投资200万元新建标准化社区服务中心,设立社区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图书室、老干活动室、图书室、留守儿童咨询室等,功能齐全,阵地规范,为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工作、生活提供了重要场所;投资35万元对巷道进行高标准绿化并进行花砖和花牙的铺设;投资27万元修筑文化墙1000米,粉刷文化墙800余平方,社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显著提升。今年6月份,曾经在五丰社区下乡插队的老知青回到村上看到是社区的新变化后,感慨万千地说:村上的变化太大了,公共设施全,致富有产业,生活环境好,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要实现啦!

  抓落实转作风,争当“制度落实星”。为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社区健全完善了“党总支工作职责”、“党员星级考核”、“党费收缴”、“三会一课”等十余项制度。社区干部明确责任分工,严格“三制”管理(年初公开承诺制、年中汇报自查制、年末总结考核制)。党员实行“1+1”管理模式(每1名有劳动能力的党员在社区至少承担1项工作任务,有组织会议岗、远程教育播放岗、党建任务参与岗、政策宣传岗、公益事业岗等)。通过规范管理,党员干部不断转变作风,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社区各项任务落实走在全镇前列。

  抓服务解民忧,争当“和谐发展星”。为创建和谐文明社区,社区坚持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坚持干部值班坐班。方便群众办理各项事务、咨询惠民政策、反映各类问题,确保民情民意及时畅通,群众各类诉求得到回应;二是做好矛盾纠纷排查。成立以社区干部牵头、治安主任主抓、村组干部配合的矛盾纠纷排查小组,由各小组长及时排查辖区村民矛盾隐患,逐级消化处理,力争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三是确保安全生产。社区在重大节日、“三夏”、冬季等事故高发节点,组织党员干部及时宣传安全常识,成立安全巡逻队定期排查安全隐患,确保无一例不安全事故发生。四是弘扬传统美德。社区设立有《村规民约》,将保护环境、孝亲敬老、勤俭节约、邻里和睦等内容纳入其中,实现了用制度管人管事。成立的红白理事会,狠刹农村婚丧嫁娶中出现的奢侈浪费、大操大办不良之风,群众生活成本降低,幸福感提升,社区生活环境和谐稳定。当看到事关社区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章理事、有人管事后,社区退休老干部刘甲中高兴地说:社区为群众生活各方面想的很周到,服务很到位,干部群众一条心,民风淳朴,风清气正,和谐发展氛围浓厚。

责任编辑:解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