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镇始终坚持“抓治理就是抓党建,抓党建就是促治理”的发展思路,抓住群众所忧所盼,不断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有效推动乡村治理水平的提升,为打造“大美坊镇”注入新活力。
党建引领消除治理“盲点”。构建党委(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党建副书记为具体责任人、全体党员干部为工作队成员的“1+1+N”镇村两级基层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党员“十二分制”,建立党员联系制度、帮扶制度、责任制度,成立“四议两公开”领导小组,有力推动党建和基层治理深度融合。
创新举措破解治理“难点”。坊镇聚焦人居环境脏乱差、产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等治理难点,找原因、找方法,实施了人居环境提升、产业发展壮大,进一步厚植基层治理发展根基。
持续推进农村“厕所改革”,促使改厕规范化、标准化。实施人居环境大整治,加大对公路沿线、村庄集镇、河道沟渠和农户院落的集中整治。每周开会进行安排部署,每月进行汇总排名,并将排名结果纳入村组干部绩效考核,做到“奖优罚劣、红脸出汗”,通过入户督查、群众相互监督、公益性岗位清扫的联合整治模式,督促群众逐渐形成院落道路整洁、庭院亮净、物品农具摆放有序的好习惯,确保人居环境改善取得实效。
采用“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模式,推动集体经济做大做强,先后建成赵家村中药材、金家庄肉羊养殖场、灵井肉牛养殖场、福德桃园500亩等,同时构建多产业发展体系,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打造万亩牡丹园、灵泉传统古村落示范区。
“三治”融合打通治理“堵点”。各村(社区)健全“一约一会”、成立“心连心”工作室,大力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构建起“大综治、大平安”工作格局,实现了矛盾纠纷“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急事不过夜、难事不上交”。同时,充分发挥道德教化作用,设置“道德讲堂”、“红黑榜”、“好人好事”,通过建强文化阵地,弘扬文明新风,选树先进典型,引领文明新风,丰富文化活动,升华文明新风,构建起了“以评立德、以文养德、以规促德”的德治建设体系,源源不断地激发出了广大群众的自治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