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镇党委按照“以点代面、次第花开、百花齐放”的工作思路,将“品牌”理念引入党建工作,重点实施“支部带富”工程,打造出一批有特色、有影响、可推广、有生命力的“党建+”品牌。
“农民要致富,关键在支部”。
全面打造“党建+脱贫攻坚”品牌,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脱贫攻坚一线的核心,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让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站排头,把党组织的政治和组织优势转化为精准脱贫优势,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战斗堡垒。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坊镇党委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整合资源,过细安排,精准帮扶对象、包扶干部、帮扶计划、帮扶措施。积极组织开展“万名干部包万户”包扶行动,确定每周二为“扶贫日”,各包联部门、包户干部入贫困户家中送政策、送技能,送温暖,帮助扶贫户早日脱贫。经过努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扶贫异地搬迁确定138户进城,户口核定629人,完善上报了扶贫异地搬迁各类表册资料,按户5000元共计69万元扶贫搬迁户定金收缴完毕;为56户贫困户发放了小额贴息贷款236万元,先后5次邀请专家对300余名产业户和贫困户进行产业技术培训;积极推动乾落400亩红提园区、金家庄430亩的冬枣园区和福德村170亩黄桃园区建设发展;光伏产业的发展进展顺利,501户贫困户加入集中式光伏产业发展;241户分散式屋顶光伏电站。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该镇强势打造“党建+产业发展”品牌,逐步形成“支部引领、支书带头、党员带富、能人带动”的“支部带富工程”模式党支部吸纳致富能人、产业大户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0余个,支部书记带头发展产业5人,着力打造“四大园区”,一是金家庄支部书记带头,以金家庄社区为中心,打造800亩设施冬枣园区;二是灵井支部书记马振盈带头,以灵井村为中心,打造设施1500亩冷棚红提园区;三是坊南支部书记田丰带头,以街道社区为中心,打造7200亩油用牡丹园区;四是东雷支部书记马振海带头,以中东雷社区为中心,打造3000亩花椒产业基地园区。另外,今年灵井、金家庄新增设施大棚200亩80棚、福德新栽150亩黄桃、灵井新栽150亩黄花菜;颜家坡流转土地280亩栽植桃树、柿树,把支部领航和群众致富牢牢拴在了产业链上,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团结到党组织周围,既干给群众看,又带着群众干,形成头雁高飞,雁阵相随的雁阵效应,让产业之花在党的沐浴下竞相开放。
“望得见水,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该镇全力打造“党建+美丽乡村”品牌,培育基层党建创新土壤,充分发挥支部坚强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探索根据自己的自然环境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设美丽乡村。全镇围绕建设“一线(合洽旅游专线)三区(旅游休闲区、集镇商贸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把基层党建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度融合,打造沿洽合路美丽乡村精品示范带,确保美丽乡村整镇推进。依托印象灵泉、灵泉古村落,形成“传统古村—现代新村—印象灵泉—福山景区”的旅游环线,将“历史沿革”、“红色文化”和“美丽资源”转变为“美丽经济”,再现魅力古镇风貌,为基层党建增添活力。
“支部带富”工程的实施,“党建+”品牌的探索,让党建工作迸发活力,基层组织建设处处生花;让党建工作充满魅力,党的“爱抚”深入人心百花齐放;让党建工作绝对给力,群众腰包鼓鼓的心里乐开了花!
(供稿人:姚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