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提示:洽川,镶嵌在黄河岸边的一颗明珠,这里风景秀丽、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千古绝唱的《诗经》首篇“关雎”就出自洽川,属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这里有一支电力服务的金字招牌——洽川供电所电力特别服务队。多年来,洽川供电所以电力特别服务队为旗帜,扎根景区,倾心为民,不断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为“陕西电网、双优电网”服务品牌增添了光彩。
以服务为第一产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走进洽川供电所,庄重的地电蓝标识,宽敞明亮的大厅,规范整齐的布置,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受。大厅里,“和谐电力、诚信地电”的背景墙下分类设岗,所有员工均实现统一着装,挂牌上岗,故障报修、电费缴纳、业扩报装、用电查询的营业人员微笑相迎,沙发、饮水机、雨伞、电费自助查询机一应俱全,供电监管办法、业扩报装流程、销售电价表、投诉举报热线等上墙公布,LED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着企业文化图片。院子里,青砖地面,米色墙面,会议室、创新工作室、工器具室、资料室、淋浴室、职工活动室、职工宿舍、职工食堂分布井然有序。身处其中,不论是客户,还是员工,都有一种如家的感觉。
他们始终坚持“服务是第一产品,效益是第一目标”的经营信条。为更好的服务用户,所里聘任行风监督员,公布监督电话“96789”,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定期召开监督员和用户代表座谈会,广泛征求行风监督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受到社会好评,客户满意率达100%。在今年的优质服务月,组织对处女泉金牌客户及其他大用户进行了上门服务,对其用电设备进行了检查;为莘里台区农家乐用户王兴民、雷立琴、贫困户王竹叶进行上门服务维修,对其家里的照明线路进行检查、维修,更换照明线15米,更换灯泡8个,让他们感受到了电力人的关怀和温暖。
塑造服务品牌:一面旗帜赢得一方赞誉
一个电话,一阵马达,一面旗帜。这是洽川镇居民对洽川供电所电力特别服务队的形象描述。即:只要客户一个电话,服务队的车辆立马启动,不到几分钟,飘扬着洽川电力特别服务队旗帜的车辆就停在了用户门前。
洽川景区管委会是洽川供电所负责的金牌客户。去年7月中旬,正是洽川景区的旅游旺季。一天大早,景区突然断电,霎时景区的经营运转近于瘫痪状态,游客所住的房间空调无法运行,引来大批投诉。供电所接到求救电话后,电力特别服务队5分钟后赶到现场。由于埋在水底的线路长达1. 2公里,故障点的寻找成为关键。经过4个小时的排查,服务队终于锁定了故障点,随后紧急联系陕西精测电子仪器有限公司进行处理,只用3个小时就完成了故障修复和恢复供电。“你不知道当时有多着急,服务队的人不仅请人修理好,而且价格是我们联系的四分之一”,“平时,义务检修一年安排好多次,线路上有个啥问题,随叫随到。每年大型活动期间,景区门口总会有咱们的电力服务车辆,连游客都不停称赞!”景区管委会副主任马红武感激的说。之后他专门带人向供电所赠送了一面锦旗以示感谢。
从洽川电力特别服务队2014年的工作记录上看到,服务队的工作涉及为贫困户、农村孤寡老人、学校等送补助、献爱心、送服务、义务检修,为处女泉、天柱山景区节前义务检修,重大活动、节假日期间保电工作等多项内容,为民服务的常态化、规范化己经成为该所自觉的工作和行动。
2015年五一小长假前,景区文化传媒中心配变建成急需接电,而临时停电对农家乐、莲菜种植、渔业养殖影响较大,为最大限度地降低因停电对用户带来的影响,洽川供电所果断实施“零点作业”工程。4月26日,该所办理停电批复计划、工作审批单、工作票、现场勘查等,一切施工准备都严格按照规程、规定办理。27日零时,所长赵伟一声令下,大家立即出发,对合阳县重点工程洽川风景名胜区文化传媒中心配变进行接火。施工现场,四周一片漆黑,只有探照灯光下电力人默默工作的身影,他们白天催收电费,晚上加班加点工作,但是没有任何怨言。当时针指向2时45分,全部工作结束。此刻,没有掌声、没有喝彩,只有员工们满意的微笑!
洽川供电所为打造诚信品牌、提升供电服务品质,依托洽川电力特别服务队这面旗帜和载体,提供主动、优质服务,赢得了当地客户和社会的一致赞誉。
夯实安全基础:让资料说话,让记录证实
作为连接供电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纽带,供电所体现出的管理水平,最能检验供电企业管理质量。2015年农历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这天风沙飞舞,黄尘遮天。洽川供电所安排了对莘里村东干03号杆更换针式瓷瓶。一大早,安全员王选在值班日志上填下了当天的工作内容。然后填写工作票、操作票和安全监瞥卡,以及派车单、派工单。随后召集施工人员召开班前会,交代了工作的安全措施、停电范围、停电时间、人员分工情况,告知了危险点,明确了倒闸操作人员。接着,大家开始准备工器具,并仔细检查核实工器具是否完好、材料是否匹配、车辆情况是否安全。来到检修现场,王选现场宣读了工作票,工作班组人员签名,施工开始。装设围栏、接地线,安全员检查后,允许登杆人员作业。更换瓷瓶不到十多分钟就完成了。看到杆上的人员安全下来后,王选一直昂着的头才低了下来,还下意识扭了扭脖子。最后,在班后会的记录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整个检修任务就圆满完成了。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王选要签很多单子,每个环节都要签自己的名字。问及为什么要这样,他说:“首先保障安全,其次按照流程工作而且每个工作环节都要留下痕迹,都要有记录”。
按照流程干工作成为一种常态,填写记录每个环节是一种习惯,其背后的支撑是制度的力量,也是管理精细化的表现。洽川供电所的工作要求是:让资料说话,让记录证实,工作和成绩要在这些细微当中积累并传承下来,每件工作要形成规范的闭环管。
近年来,洽川供电所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实施标准化、程序化作业。制订了一系列安全制度,建立健全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编织了“所长--安全员--台区电工”的三级安全网络。严格执行 “两票、两卡”,两票两卡合格率、执行率均为100%,各种预案编制落实到位,还结合本所实际,制定了一套完整可行的“特殊时期的安全供电预案”和“防汛预案”,确保了设备可控、在控。
据考证,不止“关雎”,《诗经》305篇中有30多篇都与合阳洽川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在黄河岸边这块诗的发源地上,洽川供电所坚持创新理念和措施,积极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文明窗口,唱响着一曲曲婉转动人的电力诗篇。
作者:李样君 刘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