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更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城关街道办依托区位优势发展城郊经济,以绿色生态和乡村旅游为主题,以七大农业园区,三个示范基地为引领,带动全办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农业发展。
创新模式构建合理利益分配机制
城关街道办结合本办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主动出击,按照“围绕党建抓产业,抓好产业促脱贫”的思路,采用“龙头企业+贫困户+园区”的产业扶贫模式,全办园区与周边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和务工合同,落实帮扶措施,探索“土地流转有租金,园区务工有薪金,反包管理有酬金,效益分成有奖金”的“四金”产业扶贫模式,制定详细的园区产业扶贫目标,2017年发展新型农业经营组织12家,为626户发展产业贫困户兑付产业发展资金120余万元帮带贫困户实现长久增收和稳定脱贫。
打造产业扶贫示范园助力农户脱贫致富路
打造丰阜生态农业园区和后稷庄园两个扶贫产业示范园区,新流转土地600亩,完成投资3000万元,新栽太空树莓150亩,新建50亩养殖场一座,配套沼气建设,养猪1000头,形成“果畜沼”良性循环模式。为把丰阜园区打造成全县示范扶贫产业园,按照苏陕扶贫项目和合力团扶贫项目要求,丰阜园区新流转土地1000亩,建设绿色生态黄花菜基地,搭建70棚太空树莓冷棚,建设6000平方太空植物繁育基地和现代化黄花菜加工厂,并将带动全县移民搬迁万众社区贫困户1300余户,发展产业入股分红脱贫。
科学规划实现“一村一品”全面发展
按照“北果南提”的发展思路,加快产业发展步伐,全力打造百里红薯、西郭樱桃、南楼葡萄、临皋花椒、马家岭大葱,鹅毛苹果等20个产业示范村,扩大产业发展规模。今冬,通过流转土地和群众自发栽植花椒1000余亩;在大郭、西郭、七里等村发展樱桃300亩。在百里、鹅毛等村新栽苹果500亩,在七里、东庄子等村发展玫瑰400亩,同时,鑫登家庭农场搭建设施葡萄冷棚150亩;席家坡搭建设施避雨棚100亩,七里食用菌将搭建食用菌钢构架棚200亩。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产业发展体系。(范瑞)